手持激光测距仪主要基于光的反射和时间测量来工作,常见的原理有脉冲法和相位法两种。具体如下:
-
脉冲法:测距仪发射出一束短暂的激光脉冲,该脉冲打到目标物体后反射回来,被测距仪的接收器接收。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,由于光速是恒定的,因此可以通过公式l=1/2∗c∗t计算出测距仪与目标之间的距离,其中l为距离,c为光速,t为激光往返的时间。这种方法使用方便,不需要专门设置合作目标,但精度一般在 ±1 米左右,且存在约 15 米的测量盲区。
-
相位法:测距仪发射出一束调制过的激光,这束光打到目标后反射回来,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光后,通过检测发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。相位差与距离成正比,通过公式D=4πfc⋅Δϕ可以计算出测距仪与目标之间的距离,其中D为距离,c为光速,Δϕ为相位差,f为调制频率。这种方法不需要记录激光的往返时间,不受测量盲区的限制,且精度较高,可达到毫米、微米级。